为纪念高清海先生逝世21周年,辽宁大学哲学院、吉林大学高清海哲学思想研究中心、辽宁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和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高清海与中国当代哲学——暨《高清海哲学文存》(全九卷)出版学术研讨会”于2025年10月12日在辽宁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新时代激活高清海先生思想的内在生命力,探寻中国哲学发展的未来路径。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

开幕式由辽宁大学副校长陆安慧教授主持,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教授、辽宁大学哲学院陶银骠先生先后为大会致辞。

陆安慧副校长代表辽宁大学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陆校长指出,高清海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思想界的旗帜式人物,其开创性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转型和主体性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高清海哲学文存》(全九卷)的出版与研读不仅是对先生思想的追溯与纪念,更是对其学术精神的继承与开拓。

潘一山书记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潘书记表示高清海先生是中国当代里程碑式思想家,是冲破思想桎梏的先驱。先生的思想为建构自主哲学社科知识体系立典范,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灵魂。最后潘书记介绍了辽宁大学哲学学科概况,期待与吉林大学哲学及相关学科深化合作,为民族复兴贡献哲学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

辽宁大学陶银骠先生在致辞中回忆与高清海先生的交往与深厚情谊。围绕着“怀念和敬仰高清海同志”“感谢和学习高清海同志”两点展开论述。陶先生认为高清海先生是我国哲学领域的重要学者,《高清海哲学文存》(全九卷)的出版对于学界研究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想具有深远意义。陶银骠先生称赞高清海先生为人直爽,学术思想有深度、有创新性,研究视角独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独树一帜。他倡议高等院校哲学专业的师生学习与吸收高清海先生哲学思想、期望辽宁大学借鉴吉林大学治学经验,推动辽宁大学哲学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

吉林大学高文新教授向陶银骠先生赠予44年前珍贵历史照片。

辽宁大学哲学院叔贵峰院长向陶银骠先生赠送《高清海哲学文存》(全九卷)。
本次研讨会设两场主旨发言、四组分论坛。

第一阶段主旨发言由辽宁大学哲学院院长叔贵峰教授主持。

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以“高清海重要哲学命题的逻辑化阐释”为题,指出研究、阐释、弘扬高清海先生思想,既是经验更是使命。对于“如何深化高清海先生思想研究”这一根本问题,孙教授指出,应对高清海先生的重要哲学命题做出逻辑化阐释,深入揭示先生思想的真实旨向、内涵和意义,从而确立我们的思想方向、平台和空间。

吉林大学高文新教授以“与民族同命运的思想家”为题,提出“时代中的高老师与高老师的时代”的创新观点,并强调高清海先生的历史定位,指出先生在哲学领域、文化领域突破了中国哲学的思想藩篱,是中国现代哲学的旗帜、是民族的思想家。

吉林大学孙利天教授以“后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高老师的学术位置”为题,阐明应在当代哲学、主流哲学趋势及逻辑进展中定位高清海先生的思想地位。指出高清海先生通过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重新理解,破除传统形而上学的还原论,以独特方式实现了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向。深入说明高清海先生从人的类哲学思想出发,始终以人为核心,包含着广泛的与西方主流哲学对话的可能。

吉林大学邴正教授以“面向未来的中华文化哲学——高清海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为题,围绕“中华民族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理论” 三个问题展开具体论述。指出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以“高清海先生的哲学精神及其时代启示”为主题,将高清海先生哲学的贡献归结为“一体两翼”,深入阐述高清海先生形成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邹教授指出,高清海先生将哲学从抽象的理论形式拉回到人的生存,并深刻指出高清海先生的哲学贡献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根基形成人学理解范式的转变,强调人的双重生命与类思维对人存在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以人为核心的哲学支撑。

辽宁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宏主持第二阶段主旨发言

吉林大学王天成教授以“西方的理性、信仰和科学”为题,指出西方理性代表着科学知识与信仰。从“道德”和“信仰”出发,旨在说明二者对规范人的行为、涵养民族精神与形成共同信仰的重要作用。王教授指出,涵养民族精神能够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东北师范大学胡海波教授总结了师从高清海先生后的两大转变,谈及教学理念受高清海哲学思想影响后,以“培养有思想的人”为教书目的。指出高清海先生是有“灵光”的教师,奉行“教真实之理,行伦理之道”,深刻阐述了高清海先生从哲学与人性一致性上出发研究哲学的路径。

吉林大学贺来教授以“高清海先生开辟的思想之路”为题,强调高清海先生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贺来教授以人类文明脆弱与剧变的时代之问,指出“人的问题”贯穿高清海教授哲学思考始终,形成了“人就是人本身”“人必须以人的方式来把握”等命题。认为高清海先生以敏锐、超前的目光把握人类文明的困境。

中山大学马天俊教授以“主体性与原子化——‘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为题,对“主体性”与“原子化”的定义进行详细阐释。在此议题下,马天俊教授引用《高清海哲学文存》(全九卷)的原文,对高清海的主体性哲学进行深入论述。

东北师范大学康学伟教授忆及高清海先生与金景芳先生的学术交往时指出,高清海先生主张从哲学角度重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主体性”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在为金景芳先生的《〈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一书所做的序言中,高清海先生凸显出对辩证法的深厚理解,认为辩证法体现着人对自己和世界的思想关系和行为态度。

分论坛一的两个发言阶段分别由辽宁大学哲学院吕梁山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凯林教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王福生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王海锋教授主持。在第一阶段发言中,沈阳大学政法学院李广昌教授深切缅怀了高清海先生的学术贡献,强调其贡献在于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范式,推动学界从文本解读转向与马克思的思想对话。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杨淑静教授指出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想为我们理解文明问题以及人类文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向。在这个思路上,马克思的文明观就是一种立体的、面向未来的、以人为根本的文明观。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王福生教授对其研究中心的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是基于人又超越于人,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本质统一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王海锋教授指出高清海先生是在整个西方哲学史的视野中去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给予马克思哲学以新的定位。人民教育出版社杜永明编审讲述了高清海先生的三个故事,表达了对高清海先生高尚品质的赞美以及自己的感触。在第二阶段的发言中,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凯林教授回顾了高清海学术思想和其研究的深刻影响,认为高清海先生强调的哲学自我意识与侧重哲学世界观科学性的研究是互补的,共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李慧娟教授从现代哲学家的时代性定位出发,指出高清海先生作为哲学家既具有个性又与时代紧密关联。辽宁大学哲学院刘立东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核心困惑:哲学易被简化为人生智慧,但高清海思想提示其应具有超越维度,聚焦了高清海“类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围绕“主体”与“个体”两个关键概念进行辨析。长春大学文学院焦明甲教授回顾了与高清海先生的学术渊源,指出高清海先生主张哲学与人的辩证关系,并强调哲学是个人的创造,同时受社会环境影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兴盛从高清海先生“类哲学”的“人”概念切入,聚焦主体性问题,结合马克思思想提出主体性的四个维度分析人工智能的特殊性,提出需借助马克思与高清海哲学探索人工智能“向善”的路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孙正聿教授提出,现在的研究一方面要重视高清海先生提出的“全体的自由性”,另一方面要重视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的研究,并鼓励同学们要形成自己对哲学的相对独立的理解。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胡海波教授提出理解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想,最好的办法是深入体会高清海先生的经历和体验,并且提出“哲学的奥秘在于人”是了解高清海先生的哲学观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论坛二的两个发言阶段分别由《理论讨论》编辑部副主编侯冬梅、辽宁大学哲学院副院长郭玲玲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程彪教授、《求是学刊》编辑部编辑付洪泉主持。在第一阶段发言中,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英伟教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历,探讨了高清海先生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指导意义。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崔巍副教授论述了在感性活动中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沈阳大学政法学院张旭教授指出高清海先生在中国的哲学教育中的地位及其教育传承对于哲学教育中的启示作用。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程彪教授对高清海先生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高清海先生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做出深入阐释。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姚修杰教授就高清海先生类哲学中类生命的含义进行了探讨。中山大学哲学系马天俊教授从三个层次论述了高清海先生主体性哲学到类哲学的演进逻辑。在第二阶段发言中,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侯小丰指出高清海先生对时代问题的不仅作出了积极回应,更对哲学界提出了展望。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康学伟教授追忆师门情谊,并呼吁学习高清海先生的高尚品格。《理性讨论》编辑部副主编侯冬梅论述了高清海先生关注的人的类本质问题及保留本体论的意义。辽宁大学哲学院副院长郭玲玲教授结合高清海先生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论述了哲学应具有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个体性。辽宁大学哲学院讲师刘宏九论述了哲学的终极目的在于向人的本性复归。

分论坛三的两个发言阶段分别由吉林大学白刚教授、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张士清;中共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胡长栓教授、辽宁大学王晓红教授主持。在发言中,中共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胡长栓教授回忆了在求学时与高清海先生相处的时光,他表示,高清海先生一直强调,思想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应当有个性化的理解,从高清海哲学思想引申到人生处世智慧。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高文新教授表示,高清海先生不仅是吉林大学哲学的奠基人,更是吉林大学人文社科的奠基人。他指出要关注人类全体,重视现实关系,深切期盼弘扬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想。通化师范学院史地院杨白教授表示,高清海先生为人、为学、为师是我们的榜样,他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传统教科书哲学的模式。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魏书胜教授阐述现时代对于高清海哲学思想的研究取得的新进展。辽宁大学教授王晓红在发言时深切缅怀了高清海教授,她指出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想展现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王庆丰认为,高清海先生实现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融会贯通,为后世理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选择。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傅耕石教授首先回顾了与高清海先生相处的时光,并分享了高清海先生传授的重要学习方法。辽宁大学哲学院金香花教授在总结讲话时表示,要继续弘扬高清海先生的优秀思想,专注治学,提升辽宁大学哲学院整体实力。

分论坛四的两个发言阶段分别由辽宁大学哲学院王国坛教授、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蒋红雨教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其洪教授、辽宁大学哲学院王国富教授主持。在第一阶段发言中,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庞立生教授以“哲学观念变革与当代中国哲学的知识体系建构”为题进行了发言。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韩志伟教授论述了高清海类哲学思想的时代特质及其价值。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一闳副教授探讨了高清海先生思想体系在中西文明交汇中的价值。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其洪教授探讨了高清海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三重效益。在第二阶段发言中,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蒋红雨教授论述了高清海思想与时代问题的呼应关系,及其对改革开放的思想引领作用。辽宁大学哲学院王国坛教授论述了高清海先生的治学以及吉林大学的学风和学习方法论等问题。山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吕其镁副教授论述了高清海先生的哲学依据、中西马哲学结合的科学体系等内容。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任欣羽结合自身教学工作论述了高清海人本思想对自身思想的解惑。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孟鑫助教结合高清海哲学思想,分享了作为00后在“前提性反思能力”培养方面的学习感悟。辽宁大学哲学院讲师王一惠简述了高清海哲学思想发展过程及“有概念没问题”等观点对个人的影响。最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邴正教授总结了高清海先生“治学为人,其道一也”的大家风范。

至此,本次会议圆满落下帷幕。激活高清海先生思想的内在生命力,探寻中国哲学发展的未来路径是一个深远而重要的学术使命,它不仅关乎哲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更是提出了创立中华民族自己理论的根本要求。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高清海先生学术思想的深入研究和传承,更在推动中国哲学的发展与创新、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